:“李应不也是在两边下注?为何他李家庄可以,我扈家庄就不可以?”
扈成知道父亲还想左右逢源两不得罪,所以才故意提出来李应这茬,企图说服他,继续两边下注。
扈成清楚这是父亲几十年的生活阅历总结出来的成功经验,这套成功的经验使得扈家庄几十年屹立不倒,因此父亲还是倾向于用这套成功的经验来解决这次的问题。
扈成并没有因为父亲的顽固而恼怒,他相信只要自己能说明白,以父亲的智慧,肯定会做出明智的选择。
“李叔公没投水泊梁山,他只是将自家的田地全都送给江衍了,将来他家的田地多半会分给他庄上的佃户,这样一来,他家与水泊梁山之间便没有了直接矛盾。”
“李叔公也没跟祝家联姻,而是恪守一个进退自如的距离。”
“在我看来,与其说,李叔公是两边下注,倒不如说,是两边都不下注。”
听了扈成耐心地分析,扈荣也意识到,李应确实是两不相帮,始终保持中立,为此,甚至不惜得罪祝家,及给水泊梁山三分之一的财富,这跟他两边都想捞好处、什么都不想付出、谁都不想得罪的做法有着本质的不同。
想到江鸿飞给李家做了补偿,使李家不亏反而会赚上一大笔,扈荣问:“那我扈家也学李家,两不相帮,保持中立,可行?”
扈成不答反问:“父亲准备跟祝家退亲?”
“这……”
扈荣迟疑了!
倒不是说,扈荣舍不得这门亲事。
而是,他扈家要是在这个时候跟祝家退亲,祝家的人又不是傻子,哪能不知道他扈家这是要背叛祝家了?
这样一来,搞不好祝家庄先一不做二不休火并了他扈家庄。
而若是他扈家不在这个时候跟祝家退亲?
那让江鸿飞怎么相信他扈家会保持中立?
这个选择,本身就是一个死结,甚至可以说就是一条死路。
沉默了很久,扈荣问:“祝家庄加上我扈家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