祀,以表崇抱功德之意。兼了却一重善因佳果。灌口百姓得了土地指示。果然家家户户踊跃参与替蝙蝠造了一个庙宇。地方虽然不大。体制却也庄严,而且百姓们是奉土地之命建造此庙,对于蝙蝠异常尊重。称其为福德正神。因福同蝠同音,既可表示敬意,又望其永久赐福之心。到后来,灌口一带千里之内,逢有喜庆之事或每到年节,家家都悬挂一轴五蝠或九蝠之图,取个广纳多福之意。”
白棠注意到众聆听的人中,有一白胡子老者,手抱着一渔鼓筒板,笑眯眯地听着老儒生讲故事,神态中的了然仿佛他早就知道故事的所有内容一般。
“蝙蝠虽然小小动物,倒颇为灵性,凡虔心奉它的,也能显些报应给他们瞧,因此庙中香火越来越旺盛起来。蝙蝠受得人间香火久了,居然能变人形,示现世间。即使如此,它依然兢兢业业小心谨慎,不敢轻易离开庙子,恐怕招惹到是非,致于上天谴责。谁知劫数已定,该要遭殃的,就万难有幸免之理。忽忽千年即至,这灌水的江中迁来一条蛟龙。一天这蛟龙化为人身经过蝙蝠庙进去瞻望一回。见庙中住塑着一个绝大的飞禽,他不晓得是什么来历,错疑了是西方如来顶上的大鹏鸟,忙着上前行了礼。出来问了百姓,才知道是一只老鼠变化的蝙蝠,当即气了个半死。这蛟龙本就心胸狭小性情狠戾,自认自己堂堂一个蛟龙岁天地同寿,修成无上道法,除了能够管他的二郎神和其崇仰的几位仙佛,几时曾向那些不相干的下流小神仙说过一句软话?不料竟吃亏在小畜生面前,无名火旺盛,取出一把三尖两刃刀就要劈了这座蝙蝠观。”
白棠注意到老者微微蹙眉头,似对蛟龙的行为非常不满。
“那三尖两刃刀乃是蛟龙用自己身上的须眉鳞片炼制而成,刀一出鞘,就有万道寒光直逼人面,无坚不摧,只一下就将蝙蝠庙轰为瓦砾场。蝙蝠原是十分守分的东西,况且明知香火将满,迟早必要回山,正好趁此收场回去向师尊缴旨。却那蛟龙欺人太过,拆完了庙还要打杀蝙蝠挽回自己的面子。蝙蝠虽有千多年的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