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阿拉伯人,这些只是学会了一些半吊子的士兵能够媲美的。
除此之外,征召兵之中还有少量的手持长柄钩斧,步兵戟这些重武器的战士。他们也同样组成密集阵列,用他们手中的重武器构成冰冷的钢铁墙壁,以此发动进攻。
说起来,这样的长柄戟阵列,其稳固姓虽然不如盾矛手组成的步兵方阵。但是攻击姓与杀伤姓却更好。并且训练起来更加简单一些。
与诺曼人精锐的征召部队比起来。阿拉伯人的部队显得乏善可陈。少数较为精锐的阿拉伯部队,尚且能够排列成较为严密的阵型,与诺曼人的阵列相互推挤,盾牌对着盾牌,然后用手中长矛相互刺杀。以维持一个不胜不败的局面。然而更多的,则是被诺曼民兵的密集阵列击垮,推散。被他们连续不断,整齐划一的刺出的长矛捅成筛子。
在步兵与步兵的较量中诺曼人获得了绝对的胜利。打的阿拉伯人丢盔卸甲,连连败退。
然而这并不是结束。这样的占据。尽管诺曼人获取了非常大的优势。但是想要将这些优势一口气转化成胜利,却非常困难。阿拉伯人尽管吃力,却仍旧能够坚持下去。他们依靠着大批量的复合弓箭手,标枪手援护攻击,艰难的守备着他们的每一道阵线。而旭烈兀,以及他麾下身经百战的蒙古那颜们,也指挥的相当出色。
在这些精明强干的将领的指挥下,阿拉伯人的阵型就好像是一个四处漏水,却总是能维持不会沉没的船只那样。艰难的在诺曼人的暴风雨之中前进着。他们眼疾手快的发现那一个个的漏洞,紧接着便马上派遣大批的预备部队冲过去,堵住这些缺口。就如同用木板和塞子堵住船只的窟窿那样。
阿拉伯的军队足有十几二十万。预备部队充足。诺曼军队无法在一时间给他们造成太大的伤亡的话,那么这种填补漏洞的游戏,便会一直持续下去。尽管这个“持续”肯定不会是无限制的。但是旭烈兀有这个信心。他能够维持他“不败”的局面。一直到今天晚上。这样,双方便不得不收手。停止战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