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
“为什么是郑和?”
朱棣和姚广孝面面相觑,二人都难以理解。
毕竟,统帅大明水师出海,那必定应当是名熟知兵事的战将啊,怎么就跟郑和这个太监扯上关系了?
“弘壁,说说你的想法。”朱棣耐着性子追问道。
他倒是想要看看,郑和究竟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值得李弘壁如此重视。
郑和这个人,朱棣还是比较欣赏器重的。
他本就是燕王府的老人,追随朱棣发动靖难之役,颇有智计屡立奇功,是以得以被朱棣赐姓为郑,而且直接升任内官监太监。
不过你让一个太监去统帅大明水师,莫说那些文臣缙绅会不会同意,就连武将勋贵们肯定也会沸反盈天!
大明王朝如今战将多如牛毛,哪里轮得到让一个太监去统帅三军将士啊!
只怕水师将士对此也难以心服,最后结果很难想象!
但李弘壁却神情凝重地给出了他的解释。
“其一,郑和本人智计过人,而且熟知兵事,这一点陛下应该心中清楚,如此大才就因为太监宦官的身份,浪费在这宫廷里面,当然可惜得很!”
这个理由,朱棣勉强可以接受。
毕竟靖难的时候,郑和确实立下了不少功绩,不过因为他太监阉人的身份,朱棣也不可能给他加官进爵,说起来还真是有些亏待了他。
再者郑和正当壮年,身材魁伟,如果不知道他这太监阉人的身份,乍一眼看去还会以为这是个骁勇大将军呢。
“其二,郑和早年侍奉恩师,乃是菩萨戒弟子,并且学习了儒释道三家学问,光是这一点就远非其他人选可比了。”
“陛下应该知道,西洋诸国并不同于我大明,他们更多的是一些存在宗教信仰的国家,比如先前这个帖木儿国,伊斯兰教就是其国教,掺杂了这些宗教信仰,处理起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若是选择一个儒臣为正使,在儒家思想影响之下,他很难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