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啊!”提及宋濂,朱棣都笑了,“当年他奉命教导我们这些皇子进学修德,可是没少收拾我们!”
“太子大哥是他最满意的得意弟子,朕和老二老三,那时候可是没少被他收拾啊!”
朱棣眼神里面闪过了一丝缅怀之色,那段时光是他最开心最快乐的时间,可惜现在物是人非啊!
“那陛下可知,宋学士自幼家贫,买不起书只能去狗大户人家借书抄书学习,买不起笔墨纸砚只能在泥地里用树枝写字?”
朱棣闻言一怔,神情复杂到了极点。
“那老家伙,幼时这么贫苦吗?”
“其实不只是他,还有数万万的贫寒子弟,他们就算想读书写字,那也是没有门路的。”
“所以真正参加科考的学子,大部分都是出身官宦人家,只有极少数才是真正的寒门子弟,至于贫民子弟,一万个里面可能仅有两三个!”
“那么问题就来了,这些官宦缙绅子弟,他们家中或族内本就有人在朝廷在地方为官,起点和见识远非寒门子弟或贫寒子弟可比,对于科考一事自然更加熟悉,高中的几率自然也就更大些!”
“说句难听的话,官宦子弟几乎快要垄断科考了,比如一个地方乡试,过了就是举人,如果有两名成绩一样的学子,那考官会选谁?是选当地出身官宦世家的那个学子,还是选择那个出身贫寒的士子?”
朱棣正准备开口,李弘壁却止住了他。
“不用怀疑,肯定是官宦士子!”
“因为这就是某种意义上的公平公正,反正二者成绩都一样,考官选了此子会卖给那个官宦世家一个交情,说不定以后会助自己青云直上,而淘汰那个贫寒学子,也不会得罪什么人,何乐而不为呢?”
“这样一来,从地方乡试开始,一直到了会试,那这里面操作的空间就大了去了,会形成一套又一套的关系,比如一同进学的叫做同窗,一同高中的叫做同榜,还有同乡、同年、同龄等等,反正只要对自己有利,士子学子都可以结交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