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顾拿起桌上的烟盒,抽出一支,顺手在烟盒上轻轻地敲着,一下,一下,似乎在整理着思路,中礼脸上的桀骜与悲恸不再,他恭顺地上前划着了火柴,送到了老顾面前……
默契在悄然间进行,香烟被点燃了……
一幅年代更迭的颠沛画卷随之缓缓展开:
顾家的根基就是打铁,凭借这门世代相传的手艺,顾家也算是个殷实的大家族,一直奉行‘手艺传家、谦善待人’的家训,顾家人只能做踏实本分的生意人,绝不能做投机钻营的聪明人。
家中男丁,小时候要拜私塾先生为师,年满14岁,再拜家族长辈为师,必须到铺上帮忙了。从生炉子、拉风箱开始,逐步学习辅锤、大锤、冷活等,最后到主锤,最少三年方可出师。
待娶妻生子独立门户后,为规避竞争,一般都会外出另辟新地支炉开铺,逢大节方可返家。
打铁看似简单,其实是个技术活,需要较高的悟性。
锻造前,要选择合适的材料,虽皆为钢铁,但性质千差万别;
锻造中,火候的把控直接影响纯度和品级;
淬火时,对温度要求是极为苛刻的,早一步入水则刃口太刚,砍剁时容易崩口,晚一步入水则刃口过软,碰到硬物容易卷口;
做冷活,就是冷处理了,需要对实用、好用及美观等多方面考量。
打铁所需原料多为收购或换来的废铁,这些废铁中成分各不相同,所以,平时还要做试验,以掌握并记录它们各自的性质与优点。
那个年代,一门手艺,尤其是技术有门槛、需要长期积淀的手艺,就是一个家族生存延续的根本,顾家家规就严禁手艺外传,所有铁铺只雇伙计不收学徒。
当然,古话说:干活有三苦,撑船打铁磨豆腐。打铁确实非常苦,日日炉火炙烤,常常铁花烫伤。
但是,还有一句古话:开过药铺打过铁,百样生意只好歇。说的就是,卖药和打铁历来都是最赚钱的生意,以至于对其他生意都没兴趣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