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的是他们真的可以调度民夫,迅速转运物资到特定前线——他们在东境有一个完整的补给体系。
谁看了这些都要流口水,对面的薛常雄也惧怕这个。
除此之外,黜龙军还有比周围义军强许多、比官军则强的没影的纪律性,这就不必多说了。
他们还有一些不错的军官,年轻的、老成的、强横的、聪明的,都有。而甭管是人推动了大势,还是大势推动了人,从黜龙军明显超出平均数的凝丹高手这个角度来看,这一点也都算是能得到验证。
但他们还有两个巨大的问题。
首先,过河前,黜龙军尚有主力和协从部队的说法,两位龙头和三位初始大头领的部队,再加上蒲台军,算是黜龙军内的主力部队。但过河后,反而因为张行想掌握所有部队,强行打散重来,使得原本一些突出的部队丧失了优势。
可能有一些部队在整军后依旧会脱颖而出,但也需要历练和战争的检验。
这种情况下,张行手头上战力值得信赖的部队,其实只有他直属的那几支部队,也未必经受的住考验,就是王雄诞现在控制的亲卫加集中起来的修行者组建起真气军阵的时候,可以主动一击。
其次,大量东境出身的士卒,虽然有坞堡的物资赏赐,也放了一部分人年假,但总体上来说,依然出现了思乡厌战情绪,甚至有少量逾期不归的现象。
这种情况下,可能张行自己都没意识到,结硬寨、打呆仗,也是一种必然和无奈的选择。
薛常雄是非常有战斗经验的,他的部众也不是什么新兵,面对着所谓硬寨自然晓得该怎么打。
这些部队错落有致,前面第一波突击者多是长枪兵与做掩护的刀盾兵,然后是弓弩手,这是应对栅栏和壕沟最有效的防护与杀伤兵种。
不过有一说一,即便如此,占据了营寨之利,且以逸待劳的黜龙军也必然还是占据上风。
同样是钢弩对射,营寨里有简易的瞭望台、箭塔、高地,有大量的防护工事,自然可以居高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