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
张行居然在吃饭的同时打了个哈欠:“没了就没了。”
“没了就吃不了热饭,屋子里也要冻死人。”月娘低头收拾东西如常。“张三爷不怕冻,从张三爷开始,节省木柴。”
张行想了一下,拿着筷子认真来问:“你是担心下雪,送木柴的那位老大爷来不了?”
“他已经一个月没来了。”月娘微微抬头。“这把年纪了,病了、没了,都是寻常。”
张行怔了一下,然后点了下头……这是大实话……不过,他立即又想起了什么:“我怎么记得你过,他还有个儿子或者侄子呢?”
“儿子……之前做役夫,过了好一阵子才回来的……也送过两回。”月娘脱口而对。“我一直觉得有点问题。”
“服役没了踪影,过了好一阵子才回来,基本上是逃回来的……不过无论如何,便是自家没出事,这个雪天都不好送的。”张行脱口而对。“所以你要张三爷作甚?”
“去十字街劈柴店订一车劈柴,请他们这两日速速送来。”月娘脱口而对。“不过要贵一点,也未必有之前的劈柴齐整。”
张行点点头。
就这样,二人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等吃完饭,张副常检到底是回到屋内穿上厚衣服,配上弯刀,挂上印绶,然后屈尊纡贵,缓缓踱步出去,亲自往十字街订木柴去了。非只如此,订完木柴,其人也没有折返,而是直接转出坊门,缓缓往铜驼坊而去。
并不算是出乎意料,下午的铜驼坊这里,生意居然也格外的兴盛。
尤其是张行随便走入了几家陌生的店铺后,就更加肯定自己的判断了——笔墨纸砚等中低层消费品卖的很好,这跟整个东都城的消费刺激是关联着的,但铜驼坊的另一层生意,也就是字画古玩生意却明显还没从之前的金银征募事件中走出来。
不过,差别还是有的。
现在市场上的字画存货明显更多,而且价格也很低……全方位的低,不光是紧俏的金银,便是用铜钱、丝帛来衡量,也比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