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一敌军来了,马跑不动了怎么办?”
那骑兵忍不住了,抱怨道:“昨晚一晚没睡,本就体虚,现在还要穿着甲胄走路,真要打起仗来,我自己没有力气怎么办?”
旁边几个兵士闻言也附和起来,一时间场面有些混乱。
其实之所以两边会有此说,在于马步作战的习惯。
战阵之上,决定胜败的因素,有天时地利人和。
人和就是人的因素,士气,武器,甲胄,阵法,强弱,皆很重要。
谁能最大限度地在战阵上发挥出士兵的最大实力,谁就能掌握战场的胜负。
其实很关键的一个因素就是,士兵的体力。
再厉害的士兵,如果上战场时疲惫不堪,一身本事发挥不出来,也是白搭。
所以自古以来,如何让士卒在开战前,甚至是战斗时保存体力,都是将领最为关心的事情。
首先是甲胄武器。
未开战时,队伍行军,兵士要将身上的武器甲胄统一放在辎重车运送,自身只穿轻便衣装随行。
这样下来,即使急行几十里,兵士还有体力和敌人作战。
若是像后世影视中,士兵皆是全甲持武器行军,半天下来,士兵的手便抬不起来了。
此时大部分人皆穿草鞋,负重行进久了,腿脚也会完蛋。
这样只怕不出几天,士兵便会废掉。
负重前进时间长了,大部分兵士即使不被累死,也早累瘫了,谈何作战?
所以军中惯例,都是士兵轻装简行,一应负重,皆交给辎重车乘。
这也是为什么偷袭容易取得大胜的原因,因为无论是在夜间,还是行军,突袭一方都是兵甲俱全,被突袭一方都是双手空空,身无防护,被对方突入后,极容易短时间内就全军崩溃。
这也是为什么胡将要求骑兵着甲的原因,昨晚被人骚扰,敌情不明,自然需要警惕。
但问题来了,骑兵着甲,如果骑在马上,就极为增大了战马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