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柏林正响应世界革命的号召。前一天,柏林工人置共产党的命令不顾,全部出动至市中心,进行示威游行。在“红色水兵联盟”和其他激进军事集团的参与下,他们占领了当地30个警察局;水兵们包围了位于亚历山大广场的警察总署,该署由“自由兵团”的几个步兵连守护。
次日,“工人委员会”的1500名代表,以压倒性的票数,赞成总罢工的号召。首都动弹不得,无电,无交通运输。
革命者全集结于东城,他们在主要的关卡架起机枪。为了进行反扑,国防大臣诺斯克使用了新近才赐给他的专制权力,于3月5日从“自由兵团”调遣了3万名官兵进城挨座楼房驱逐叛乱者;柏林的酒吧间、舞厅和酒馆等,则仍正常开业。
柏林在进行激烈的巷战。一方用的是大炮、机枪和飞机扫射,另一方用的是步枪和手榴弹。经4天激战后,诺斯克宣布,“凡持武器反抗政府军者就地枪决”。
于是,数以百计的工人依墙而立,未受审判便被处决。有1500多名革命者被打死,至少有1万人受伤。然而,叛乱情绪继续在全德国蔓延。在萨克森,政权由激进派掌握;鲁尔盆地处于被包围状态。
芝加哥《每日新闻》代办处的记者本·赫希特发电称:“德国正患神经病,没有精神健全的东西可报。”
慕尼黑也处在另一次革命的边缘,这次革命是在布达佩斯一次政变的鼓舞下发生的。3月22日,有消息传来说,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人民阵线,以工农兵委员会的名义,已夺取了匈牙利的政权,成立了以不知名人士贝拉·昆为首的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
贝拉·昆本人是犹太人,在32名委员中,有25名也是犹太人。因此,伦敦的《泰晤士报》便将这个政权称为“犹太黑手党”。贝拉·昆的胜利,使慕尼黑左翼分子的胆子壮起来了。4月4日傍晚,委员会的代表们踏着厚达20英寸的大雪(多年未见的大雪),艰难地行走在街道上。
他们的目的地是离希特勒战前住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