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等之上。”
朱元璋轻轻点了点头。
内心已经是一片冰冷。
原本还有些侥幸心理,现在也是彻底接受了。
其实昨夜朱元璋和朱标爷俩也没怎么睡。
一直也是在翻书。
只是查的没宋濂和刘基这种文官专业。
“卿二人有功,且记着。”
交代一句后,朱元璋和朱标父子二人大步走向文华殿。
诸王早到了。
一个个也都是忍不住打着呵欠。
天家父子进殿后。
徐达,李善长,冯胜,傅友德,李文忠,五国公也是跟随而入。
其后是汤和,沐英等人。
大明国初六国公,只有郑国公常茂未被宣召。
在老朱眼里,常茂还是个娃儿,谋划大事,暂且还用不上。
事实也是如此。
洪武十八年之后,常茂才有领大军出征的机会。
现在,大明的这些国公还处于当打之年。
也是难得五国公都在,洪武早年的记录,徐达常镇北平。
傅友德,冯胜,要么在北方打,要么在南方打,很少在京。
包括汤和,沐英,李文忠在内,都是经常出征在外。
在场的诸多武将中,李善长这位文官国公,还是处于居首的位置,位在徐达等人之上。
李善长已经卸了丞相之职,东奔西走替老朱干些杂差。
比如兴造中都的差事就是李善长负责。
李善长在中枢久任丞相,为人又不谨慎,有结党迹象。
朱元璋早早不给他实权,其实是想叫他善始善终。
但李善长还是被蓝玉案勾连在内,洪武二十五年快八十了,还被族诛了。
主要原因,还是李善长在淮西集团里威望太高,朱元璋那时候已经忍不得任何威胁皇位的臣子在世了。
李善长是老了,但司马懿不也是老了之后夺权?
帝王猜忌起来是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