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这一番话。
让大殿内众人低下了头。
这么多年来。
他们能够为诸葛亮分担的压力,其实不多。
先帝战败夷陵的损失。
换成是东吴。
江东早就崩塌了。
也就丞相天纵奇才,临危受命,一手撑起了大汉。
“好在如今,天佑大汉。”
诸葛亮知道那段难熬的日子过去了。
首次北伐,在天水收了姜维。
后来又新增郭淮、王双。
现在诸葛亮又发现多了一个不弱于姜维的人才。
邓艾。
“好起来了,大汉如今的局势。”
“一步一步好起来了。”
诸葛亮感慨无比。
“这份济河论,来得很及时!”
邓艾所献上的济河论。
不单单是表述曹魏东部淮河屯田的大致情况。
更是让诸葛亮抽丝剥茧,嗅到了别的信息。
“淮河以北屯兵两万人,淮河以南屯兵三万人。”
“按曹魏常规的十分之二的比例轮休。”
“那么常有四万人左右,在淮河南北耕种、戍边。”
连淮河战线一个管理稻草的小吏邓艾。
都有如此大才。
难怪江东屡屡北伐,不见成效。
诸葛亮不怪孙权太弱,只恨曹魏太强,人才太多。
“风调雨顺时,收成往往是其他地方的三倍以上。”
“扣除兵丁、农夫的费用。”
“每年可用五百万斛作为军资。”
对比起季汉的情况,诸葛亮极其扎心。
“六七年内,可在淮河上游积蓄三千万斛粮食。”
被迫管理后勤出身的诸葛亮。
深知这意味着什么。
“足够十万大军吃上五年有余!”
难怪魏军东西开战,毫无压力。
这就是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