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些,看上去更为复杂,但也更加先进,功能更多。
一些工人也听说了这套模具,主要是通过刘凯的介绍。此时正好是大家休息的时间,一些工人围观着模具的安装和调试过程。
其中一名工人说道:“这套模具比第一套要大一些。”
“嗯,看上去也先进一些。”
“真想看一看它是怎么冲压,怎么工作的。”
幸好模具的安装很顺利,没有花费太多时间,试冲了几下后也没有问题。
张宇也仔细观察了一下模具,然后大手一挥道:“那就开始冲压,上料。”
与第一套模具不同,这套模具需要上料,它配备了一个料夹。
当料夹装满后,他启动了冲床,发出了“咔擦,咔擦、咔擦”的声音,接线头的正式冲压开始了。
虽然大家已经在这里进行接线头的冲压生产,但像今天这样的冲压过程,大家都是第一次见到,场面让他们感到震惊。
“不会吧,我没有看错吧?“
面对眼前的情景,很多人都变得不淡定了,甚至连冲压工小许都吃惊地张大了嘴巴,完全愣住了。眼前的这一幕彻底颠覆了他们对接线头冲压的认知。
的合作伙伴,张宇底下终于有了三位可靠的人手。胡旭迅速融入工作,迅速熟悉了内装板的生产制造,掌握了接线头的生产工艺,特别是冲压工艺。
张宇稍加讲解和介绍后,胡旭就明白了接线头的生产制造工艺,然后在张宇的指导下开始设计第一套冲压模具。
不到两天的时间,他基本掌握了这套卓越的冲压模具的设计精髓,并开始在张宇的引导下进行升级设计,制作一套全新的自动给料、自动冲压的冲压模具。
这些天,洲九机车配件的生产持续稳步进行,一切都正常运行。内装板的产量已经接近每天两台车的需求,而接线头的产量也相当可观。
在
百万订单中,一些型号的接线头已经顺利送到总装车间,完成了首批交货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