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个天才,但毕竟还太小,闹了个笑话,大家可以原谅他……”
“天才少年作家马丁为《泰坦尼克号》和詹姆斯·卡梅隆站台,这让他的形象大为受损,他的这一行为有向詹姆斯·卡梅隆、二十世纪福克斯献媚的嫌疑。”
“《泰坦尼克号》注定冰封,它会像那艘巨大的游轮一样沉没,这一次船上多了一位叫马丁的小乘客……”
所有嘲讽的人,似乎都不约而同的忽略了,马丁也曾说过,这部电影的首周末三天的票房可能不会超过3000万。
但是打脸很快就来了。
就在首周末后的第一个星期一,《泰坦尼克号》的票房跌幅微乎其微,不到百分之十,荣获当日票房第一。
无数影评人、评论家集体失声,他们从未见过一部电影在首周三日后,竟然只有这么点跌幅的,斯皮尔伯格也做不到。
奇迹在继续。
周二,《泰坦尼克号》的票房跌幅相比周一依然非常低,不到百分之五。
周三,跌幅依然微乎其微。
等到了又一个周末,票房竟然奇迹般的来了一个小幅度上扬,虽然涨幅也不高,但还是惊掉了一地下巴。
这样的票房走势太奇怪了,是好莱坞电影史上从未有过的。
而院线方则是乐坏了,这样稳定的票房走势,能为他们带来的利益可比一开始几天大爆发的那些电影强多了。
众所周知,院线方的分成是时间越往后越多,在电影上映超过三个月后,院线方几乎就是白赚,不用再分钱给发行方。
就这样,时间一天天过去,大船的票房依然无比稳定,嘲讽声和质疑声越来越少,直到消失不见。
等到三个月后,人们惊愕的发现,《泰坦尼克号》依然待在当日票房首位的位置,而它曾经的两个竞争对手《007之明日帝国》、《惊声尖叫2》早就下映了。
这个时候,开始给《泰坦尼克号》唱赞歌的声音多了起来。
而马丁的预测,也又一次被人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