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时候我也会去,可能无法来陪先生。”
“啊?!”蔡琰睁大美眸,吃惊道:“兄长为何要带你去战场?你才多大点?”
“先生莫要小看人,有志不在年高啊。”曹冲随即又道:“并非阿翁要领我去,而是我自己想去。”
“仓舒可以说说原因么?”蔡琰表示不解,“你小小年纪读书就好,何必上战场冒险呢?”
“自然是...为了继承家业啊。”曹冲无奈道:“老头子就嘴上卖乖,每天说什么‘麟儿’‘后继有人’之类。”
“但行动上很诚实,仅限于嘴上说说而已,尚未想好让谁来继承家业。”
既然都穿越托生为曹操的儿子了,说不想继承家业是假的,难不成真无动于衷,然后坐视曹丕上位?
虽说安安稳稳也能捞一个藩王,可魏国的藩王...狗都不当。
徒有王侯之名,乃侪于匹夫。
简而言之,曹魏藩王徒有虚名,跟普通匹夫没差别。
曹冲既然想争位,自然要尽力去表现。
官渡之战时实在太小,才刚刚五岁,说破大天曹操也不会带他去战场,故而只能打打嘴炮,弄出来一个“十胜十败论”。
但现在年纪渐长,加之曹冲知道征乌桓是必胜局,自然生出跟过去刷军功的念头。
“仓舒原来是想当嗣子啊。”蔡琰恍然大悟,忍不住提醒道:“可你并非嫡长...虽然仓舒十分优秀,但难度仍旧会很大,你要做好心理准备。”
废长立幼,取乱知道。
不信?看看袁绍以及袁家的下场。
诚然,能举出很多并非嫡长上位的例子。
但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嫡长继位依旧占据绝对主流。
大到帝王将相,小到世俗百姓,无一例外都在遵循这个规则。
想要打破世俗的潜规则,那就要做好被反噬的准备,以及拥有足够压倒一切的实力。
“所以啊,我就更要随军出征了。”曹冲继续道:“要让阿翁以及群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