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到这。
诸多文武看向曹丕,曹据,曹彰三人时,脑海中出现一丝明悟。
自家主公曹操这是欲要借着此次南征,一改之前对继承人选拔模糊不定的态度,是要当众明确表态要把这三位公子,列入了继任者的考核名单啊。
明悟其中关键之后。
立时有无数人的目光刷刷刷的落在了曹丕,曹彰二位公子身上。
同时,他们心底里更是犹豫着,要不要现在就对两位公子进行投资,站队。
但。
也有人将目光看向了场中,看起来笑的人畜无害的曹据,一时间感慨不已。
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
曹据这位此前名不见经传,在主公诸子中存在感近乎于透明的公子,竟然会在此刻后来居上。
一举杀进世子之位的争夺资格中。
当然。
他们也只是对于曹据的骤然崛起感慨罢了。
若说搭上身家性命用来投资站队支持曹据,多数人是不愿的。
因为在他们看来,曹据虽有竞争主公曹操继承人的资格,但也只是具有资格罢了。
其之根基和底蕴。
不但比不上得到世家支持的公子曹丕,军中将领看好的公子曹彰。
就是比之远在北面于邺城留守的公子曹植。
尚且都多有不如。
公子曹植才学斐然。
他的身边可是聚集着有不少才华横溢的文人雅士。
论其在儒生士子中的名望,其余公子拍马也难及。
或许,公子曹植的势力不止如此。
这般想着的众人。
暗暗瞥了眼堂内素来与曹植走的极近,将来注定会继承家主之位的杨修……
心中不禁再补充了一句。
公子曹植的势力应该再添一个,四世三公的弘农杨氏!
面对这种情况。
骤然起势的公子曹据,拿什么跟实力强劲,背后或多或少有着各方势力支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