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曹操朝即便僭越称号魏公了。
那也是汉天子名下的魏公,距离篡汉之路尚远。
真正令其感到棘手的。
实则是他起兵之时,所倚仗的颍川士人随着他如今成就霸业,已成尾大不掉之势。
而这。
恰恰是掌控欲极强的父亲曹操所不能接受的。
曹操可以重用以颍川士人为首的高门子弟。
但。
他绝不会让以他们为代表的门阀,世家,豪门做大,达到威胁他的程度。
不单如此。
令曹操对颍川世家忌惮的原因还有一个。
那就是。
于乱世中骤然兴起的曹家……
论及根基和底蕴,远比不上那号称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和弘农杨氏。
若是颍川士人为代表的士人集团,门阀世家一旦起势……
他曹操活着,尚还好。
可若是他曹操不在了,他的继任者和曹家极有可能根本压制不住那些人。
如果压制不住。
结果自然可想而知。
在曹据想来……
僭越魏公,只是曹操的第一步。
因为“魏公”的封地和封国,只能在北。
国都,亦大概率会定在曹操已经苦心经营了十数年之久的“邺”城。
封魏公,定都于邺。
此举不但可以使得曹操理所应当的将自己的统治重心北移,还可以远离颍川士人所在的南方大本营。
而第二步嘛?
父亲曹操当会扶持河北士人集团与颍川士人集团对抗,进一步削弱颍川士人的势力。
在两大士人集团的对抗中。
他在居中平衡的同时,亦对门阀世家进行打压。
熟知汉末这段历史的曹据清楚。
历史上的曹操正是这般做的,对于世家门阀的打压,向来是不余遗力。
可惜。
他选的继任者曹丕,令人大失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