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人,你诸葛瑾傲气,我关羽还傲气了。
“既然如此,那就告辞。”
关羽起身拱手告辞离去。
诸葛瑾客气的将关羽送出了门外,回到厅中,儿子诸葛恪道:“父亲,大将军来劝降,你为何没有答应?
孙氏政权即将覆灭,孙权舍弃了建业,就已经舍弃了江东了,他即将穷途末路了。”
“连你都知道了吴王即将形同陌路了。
天下人又怎么不知道?
我在吴王刚刚舍弃了建业就立即投降,我做不到,绕不过去心里的这道坎。”
诸葛瑾在自己儿子面前,透了自己的真实想法。
诸葛恪很能理解,这不是愚忠的问题,而是一个人的道德底线的问题。
如果诸葛瑾选择答应了投降,那就是他自己踏破了自己的底线原则,那未来的诸葛瑾,就不是诸葛瑾了。
人们常说,立心、立德、立命,这是三国以后的儒家学者总结出来的一些道德修养的要求,这个总结,正是建立在过往的数个时代的道德品质要求而来的。
五胡乱华之前和五胡乱华之后,是两个不同的道德世界的。
从春秋战国到晋末,人们没有疯狂的追求道德君子的完美境界,但他们也鼓励道德完人。
他们厌恶着野蛮不文明无道德的夷狄禽兽之举,却能展现出极大的包容性,海南百川。
这样的时代,没有极端,所以它又是进步和开放的,这个时代的人,他们有自己的底线,坚守着这个底线,故而有了孔融让梨、陆绩怀橘这种孝道小故事,更有了关羽这样的义绝。
思想没有禁锢,社会开放与包容。
人心却没有变坏,思想和学术碰撞出来了足以照耀中国数千年的光辉。
诸葛瑾有他处世的道德底线,关羽不好强求。
……话说孙权往丹阳方向跑,第一站的目的地就是丹阳县。
带着万人的队伍,浩浩荡荡的往前好似急着去投胎一样的去跑,孙权根本顾及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