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的预期。
由于此起彼伏的叛乱,赵军被羁绊在寿安,于是房榆道的百姓像是抓住了窗口期,拼命外逃。
百姓的逃走,引起了赵军副指挥汤云复的关注,他是急在心里,赵军在寿安裹足不前,房榆的百姓在外逃呀,这些尤其是他汤家控制的郡县外逃的百姓多。
没有百姓,世家还统治什么,所有的地都占了,谁来种呢,百姓会像是野草一样长出来,前提是要留根呀,根都不留,百姓怎么长。
于是汤云复请求邵国良尽快去收复房榆,可不能让房榆道的百姓跑光。
“请邵帅下令,尽快收复房榆道,当地百姓正被夏国裹挟,带回夏国。”
汤云复是心焦如焚,也是懂规矩的请示,毕竟在公卿和皇帝面前说过,不和邵国良发生冲突,以邵国良为主将。
“百姓走是因为世家做的太过分了,这都是干什么,这样跑马圈地,把百姓当草芥,百姓他们怎么不走?”
邵国良倒是看清问题的本质,这不是官逼民反吗?世家这样夺回土地的方式太粗暴了,有气朝夏国撒,对百姓逞什么英雄。
他也被此起彼伏的叛乱消磨精力,军队陷入泥泞沼泽,不能脱身,偏偏粮草就地筹措的部分又是靠世家进行,所以某些时候世家的抢粮行为,赵军也需要为其兜底,所以他打算先解决寿安道的乱象。
“确实过分了,后面再整治吧,现在要赶紧兵发房榆道,百姓要被裹挟走光了。”
汤云复着急呀,都是用词为走,被裹挟,可是他明白,那是逃,逃命。
民众也是一种资源,这不是一个个金元宝往夏国跑?人少到一定地步,百姓成金元宝了。
他是一个有远见的人,应该说,这些超级大世家的人,能斗争出来的人都是有远见的,他也认同邵国良说的这些世家太过分的话,可是他房榆道的根都要被挖绝了,他要赶紧去护住自己的根。
“陛下交代过,要稳扎稳打的,现在寿安各地叛乱群涌,要先稳定寿安道,才好进军房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