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误后再交给侍中,侍中审核内容,若无异议再由黄门侍郎转呈禁中。
从这流程便能看出,他这个郎中并不比侍郎差多少。
因为他同样可以浏览尚书台文书,仅仅只是看与写的区别。
等把竹简都搬入杨明室内,王朗却并未马上离去。
在把门关上后,他接着便压低声音道:“台中又来了一名古文经弟子,名为华歆。”
听到华歆二字杨明眼神一亮,原来郎署一别,华歆去了尚书台。
“尚书台古文经弟子很多?”杨明顺势问道。
“倒也不是,不过这几月来,新来的五个尚书郎都是。”王朗说话时面露担忧。
杨明若有所悟。
尚书台六个尚书,即便卢植,也是闻名大儒,曹节想要换掉他们并不容易。
但是换掉他们下面的郎官就相对容易得多。
既然你们几个尚书架空我,那我也慢慢架空你们,这逻辑没毛病。
至于那些入了尚书台的古文经弟子,虽然不是宦官子弟,但大多出身寒门,只为得到展现抱负的舞台。
曹节给了他们机会,他们自然甘愿为之驱使。
杨明此时不得不再感慨一遍,曹节与王甫、赵忠等人比起来还真是云泥之别。
“景兴不必太过忧虑,郎官亦不过是代为起草文书而已。”杨明试着安慰道。
尚书台起决定性作用的仍是六曹尚书,只要尚书没换,换多少郎官作用都有限。
王朗点了点头,接着又开口道:“伯德对白虎观会议所知多少?”
杨明摇了摇头:“所知不多。”
确实不多,他一直把经学当工具看待,并未真的要准备成为什么大儒。
他只知道白虎观会议是一次校正会议,作用类似于熹平石经。
因为当时的今文经也出现了许多错误与章句繁冗的情况。
根据史书记载,具体的会议过程,是诸儒对经文中有异议之处进行辩论,若有辩论不出结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