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寒门,应该是平民百姓。”
李闲呆怔住了,经过李世民这么解释,他才真正理解封建社会的门族之别。
李世民道:“隋文帝是个高明的政治家,朕很欣赏他,他想打破阶层,所以开科举,这无疑是最伟大的政治对策。”
“但门阀的影响力实在太大,乃至直到现在,朕都没办法打破牢笼,彻底贯穿执行科举本意。”
“门阀在大唐的影响力依旧很大,他们几乎揽了所有读书人的资格。”
“读书需要钱,书本贵,知识贵,纸张贵,能读得起书的,只有权贵上层,平民百姓面对的第一道桎梏就是读书。”
“朕思量许久,没办法至上而下的彻底让贫民们读起书……那科举说到底就是一种摆设,还是在为门阀上层在服务。”
他叹口气,言语中都是无奈。
李世民想打破门阀控制朝堂的局面吗?
他太想打破了,只有让各阶层人都参与到治国上来,皇权才会无限制的被放大。
但想让底层劳苦百姓入朝为官,这里面会有多难?谁又能理解呢?
在世家门阀没有彻底瓦解之前,科举制在唐朝推行不开,这是本质原因。
他微笑看着在家小孙子,安慰道:“不过你说的却很好,见解也很好,这‘寒门’确实需要崛起啦!”
“朕会努力的。”
李闲今日是真的受益匪浅,没接触到皇权之前,他许多见解都太浅薄。
人就是如此,你见到的是什么,考虑的就会是什么。
你见到别人在攀比争富,考虑的永远都是挣钱赚钱。
你见到谷物大丰收,考虑的就是卖力种植耕种。
你见到的是治国治世的大道,那该考虑的又是什么?
李世民给李闲上了厚重的一课,这比任何书本上的知识都贵重。
李世民对这个小孙子也毫无保留,丝毫不设防。
这里面固然是因为李闲本身具备的智慧就不低,能在李世民话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