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联合的几家都是谁,各家都出了多少人手,分别驻守在那里,真正倭寇的情况,上面写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可以说,有了这么一份情报之后,彻底粉碎这次宁波海商的打算便易如反掌了。
正常来说,宁波海商这次出动的人手可绝对不少,真假倭寇加起来三千多人,大小战船五十多艘,多了不敢说,即便是攻击一般的沿海普通府县都不成问题了。
毕竟大明末期,卫所军制糜烂,一个府县,不说能战敢战的人手,即便是能拿的兵器的加起来也没有三千人,以福州府举例,在王轩没有插手之前,福州卫所即便是校阅的时候都凑不齐2000人,这还是福建最大的府,就可见整个福建各地军事实力到底怎么样了。
这些宁波人毕竟不了解具体情况,特别是王轩还不参与海商的贸易,即便是唐王造反事件,王轩出动的也不过是五百人罢了,还大部分是隐逸在暗处的,明面之上没动用多少人。
唯一一次出动大军还是灭五虎门的时候,虽是万人,但具体军力什么情况大家心知肚明。
这就导致福建本地的很多豪门都不了解王轩手里具体的力量有多强大,更别说远在宁波的那些海商家族了。
这时代,信息交流全靠人力,是个基本靠吼的年代,没网络没电话的,宁波海商在对手力量评估上也就是按照惯例而来的。
什么是惯例?
以一府之地顶级豪绅世家举例,良田不下万亩,青状佃户不下三千,控制人口不低于万人,加上看守矿山和一些生意与看家护院之用,一个豪门手里常备三百来家丁是正常的。
不然,搞不好就要遭遇匪寇了。
毕竟指望大明军卒是不可能了,那些人不会比种地的佃户强的。
所以在以刘家为首的海商看来,这三千来战力足够沉重打击一下福建这些新兴海商了。
这边战斗结束的快,从后面赶上来的齐雪峰等人根本没捞到仗打,心里正郁闷的时候,王轩便让人打旗号唤他们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