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诸葛文的脸色虽然还是开始时的样子,可是现在却多了一份敬佩。
“先生好才气,不知先生对用兵之道可有研究?”
赵柽对着诸葛文问道。
“读过几本书,算不上研究。”
诸葛文淡淡的一笑说道。
“不知先生可否赐教几句?”
赵柽追问道。
“不战而屈人之兵,此乃带兵打仗之上上策,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粗浅见识,让赵掌柜的见笑了。”
诸葛文对着赵柽轻声的说道。
“好一个不战而屈人之兵啊,先生大才,在下也敬先生一杯。”
赵柽听完也是赞赏不已,对着眼前的这个文士,赵柽不经意间有了一种知己的感觉,那种相见恨晚的表情真是溢于言表。
“掌柜的抬爱了,不知道掌柜的对于用人之道有何见解?”
诸葛文也对赵柽反问道。
赵柽微微的一笑,君择臣,臣亦择君,古往今年,
不外如是,整理了一下思绪,赵柽对着诸葛文开口说道:“知人者智,知己者明,知己方能知人,知人方能善用。我们要善于发现众人的特点和长处,把他们放在合适的位置上,但如果是放错了位置的话,他们的能力就很难施展出来,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发挥他们的长处,不要处处抑制他们的短处,优点明显的人,他的缺点也更加突出,发挥好他们的长处,事实上也就是掩盖了他们的短处。”
“掌柜的来自边疆,不知道对于眼下的局势有何看法?”
诸葛文对着赵柽开口问道。
“内有强敌,外有恶邻,病入膏肓啊。”
赵柽看着诸葛文的眼睛,似有所指的说道。
“掌柜的就不怕我把这话上报给知府大人?”
诸葛文轻笑着对赵柽说道。
诸葛文的话,让赵柽的眼神中闪过了一丝的杀气,随即轻笑开口说道:“我有说什么吗?我可什么都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