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米缸上,草草了事。
但您不同……”
卿云的描述生动而具体,让王永庆仿佛能看到自己那个年轻的身影。
无论刮风还是下雨,他都肩扛着米袋,穿梭在狭窄的街巷中。
每到一家,他不是简单地交货了事,而是用心地服务。
他会细心地将旧米从米缸中倒出,这一举动虽小,却体现了他对顾客生活的尊重和对米质的负责。
接着,他用抹布擦拭米缸,除去可能的灰尘和杂质,这一细心的行为,让顾客感受到他的专业和周到。
在米缸清洁完毕后,王永庆会小心翼翼地将新米倒入,再轻轻地将旧米覆盖在上层。
这样做不仅保证了米的新鲜度,也使得顾客在下次使用时,能够先消耗旧米,避免浪费。
这一细节,虽然简单,却在当时是极为罕见的服务,也正是这种对细节的坚持,让王永庆在顾客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用心地完成每一次送米的工作。
“您这样做,不仅仅是为了保持米的质量,更是对顾客的一种尊重。”
卿云的话语中透露出对王永庆早年行为的深刻理解。
“王老,您的台塑集团能有今天,9成利润来自于各种看似不起眼的细节改善。”
卿云很清楚的知道,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实际上是王永庆商业帝国的基石。
正如他所说,台塑集团的大部分利润,正是来源于这些细节的不断改善和积累。
王永庆听着卿云的讲述,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和赞许。
他没有料到,卿云不仅知道这个故事,还能够挖掘出其中的细节和深意。
他感到惊讶,因为卿云能够如此准确地把握他早年的经历。
他也感到欣慰,因为卿云不仅了解,而且深刻理解了这些经历背后的商业哲学。
这种对细节的重视,对服务的极致追求,正是他一直强调的商业精神。
卿云总结道,“这就是您教给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