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公子的面相,他日肯定金榜题名,贵不可言。”
徐光启听后,自嘲地笑道:“我现在连个举人都不是,谈什么金榜题名?”
“唉,公子不必妄自菲薄,想那张文忠公,四十七岁才考中进士,不一样位极人臣?”
“公子还年轻,以后大有可为。”
张浮敬,也就是张璁,为了避讳明世宗的名讳,特定改名浮敬,连着考了7次科举,才终于在47岁考中进士。
后来,因为“大礼仪”事件得到杨一清的支持,最终入阁,这简直就是逆袭的典范。
徐光启听后,轻笑道:“那在下,就借公子吉言了。”
“咳咳......”突然,屋内传来一阵剧烈的咳嗽声音。
徐光启听后,脸色大变,慌忙跑入里屋。
张云紧随其后,入门之后,便见一位约莫四十岁左右的妇人,躺在床上,面色枯槁。
徐光启跪于床下,哭喊道:“娘,都怪儿子没用,让您受苦了。”
“要不,我先去找份活计干吧,刚好城内有一家酒楼,缺个账房先生。”
那妇人一听,变得激动起来,整个人因为剧烈咳嗽,脸憋得通红。
妇人艰难地撑着起身,狠狠地煽了徐光启一巴掌,怒骂道:“你就给我老老实实的准备乡试。”
“你要是敢自甘堕落,为娘就死在你面前。”
徐光启一听,忙拉着徐母的手,一脸郑重地承诺,表示自己一定不辜负母亲期望。
“徐公子,我看老夫人病得不轻,要不找个大夫看一看吧?”张云略带担忧地提醒道。
徐光启一听,长叹一声,无奈地说道:“我连去参加乡试的路费都没有凑齐,如何有钱给母亲治病。”
张云听后,淡淡一笑:“既然如此,那在下愿意资助徐公子,这钱算作在下借给你的。”
“他日你高中,十倍还我,如何?”
“好!我答应你,他日在下高中,必定十倍奉还。”徐光启一听,赶忙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