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弄些河水来糊弄人。
“见过君侯,在下吴乔。”
诸葛瞻刚到近前,就有人过来行礼打招呼。
对方也是个年轻人,大概十五六岁的年纪,但诸葛瞻并不认识他。
一旁的典盐校尉适时介绍道:“大人,这位是车骑将军之孙。”
诸葛瞻闻言恍然,太后吴氏的侄孙。
作为东州派的首脑,吴家在益州算是半个本地人。
吴家本是兖州的世家豪族,不过当初刘焉上任益州牧时,吴家就跟着刘焉一起入蜀,在刘焉、刘璋的帮助下,在蜀中开拓事业,在蜀中已经扎根几十年之久。
虽不是地头蛇,但靠着外戚的身份胜似地头蛇。
蜀中盐井开始对外承包,盐井自然也分好坏,盐井越大,离盐府越近,自然是上佳的盐井,不但能取大量卤水,运输路程也会相对较短。
有太后吴氏的面子在,最好的一批盐井自然落入吴家手中。
“原来是吴兄,有礼了。”诸葛瞻微微拱手。
吴乔连忙还礼,“君侯客气。”
二人一番寒暄客套,陆陆续续又有其他世家之人前来。
或是送卤水正好一起过来,或者压根就是来拜山头。
“这次的事情,还是要多谢小君侯。”大儒谯周抚须道:“若无小君侯开恩,此等好事落不到我们身上。”
说着,这位蜀中大儒对着诸葛瞻躬身一礼。
而在谯周的带领下,众人纷纷跟着一起行礼。
益州本土派系也是有苦难言,他们是地头蛇不假,但一直处于被打压的状态。
刘焉、刘璋时代,父子二人扶持东州派,专门打压他们这些地头蛇。
刘备时代又有元老派加入,还是打压他们这些人。
到了诸葛亮时代,荆州派对他们的态度依旧是打压。
尤其诸葛亮指定的接班人,蒋琬、费祎都是荆州人。
未来完全可以预见,益州的地头蛇永无出头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