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朝会。
诸葛丞相已经下葬,逝者已逝,活着的人还要为复兴汉室的事业继续奋斗。
今日朝会,其实就是商定诸葛亮的接班人。
总览一国军政,诸葛亮过世留下巨大的权力真空。
杨仪顾盼自雄,赫然站在文臣首位,一副当仁不让的样子,俨然将诸葛亮空出来的职位视为囊中物。
“吴懿出任汉中都督,迁车骑将军,假节钺,进济阳侯,领雍州刺史。”
此前坐镇汉中之人乃是魏延,随着魏延被贬为庶民,这个位置必须有人顶上去。
从资历方面而言,国舅吴懿无疑是最佳人选。
当朝太后吴氏,乃是吴懿的亲妹妹,对于这项任命群臣都没有意见。
“王平升任后典军、安汉将军,辅助车骑将军驻守汉中,兼任汉中太守。”
王平这次立功不小,协助姜维退敌司马懿,因功升迁。
“姜维任右监军、辅汉将军,封平襄侯。”
万大军能顺利回来,姜维功不可没,相较于王平多了一个列侯的封赏。
“马岱封平北将军,陈仓侯。”
马岱生擒魏延有功,不过平北将军听着很吊,实则没有实际兵权,不如后典军、右监军来得实在。
“费祎出任尚书令。”
诸葛亮钦点的接班人之一,费祎的任命很简单,但含金量也很足。
尚书令在三国时期的地位,不言而喻。
随着太监口中不断宣读封赏,群臣依次出列谢恩。
眼看着封赏就要结束,杨仪不由挺直腰杆,他知道压轴大戏就要来了。
最重要的任命,必然是放在最后。
“蒋琬出任大将军,加行都护、假节,领益州刺史,录尚书事,封安阳亭侯。”
对于相父的遗命,刘禅还是给予尊重,让蒋琬来接班。
但相较于诸葛亮的权势,蒋琬的权势则减少了一些。
诸葛亮是丞相、益州牧、录尚书事、假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