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去怀疑。
再加上以假乱真的字迹,收信人大概率会选择相信这封遗命的真实性。
况且就算有所怀疑,但也无法去求证遗命的真实性,因为诸葛亮本人已经过世了,拿到信件的人只能选择相信,不能去找诸葛亮问个明白。
当下,就是收信人需要慎重考虑,这封遗命究竟送到谁的手上,才能发挥出应有的效果。
“丞相在蜀汉就是神一般的存在,朝中群臣可谓都是丞相的信徒...”
“但信徒和信徒之间也有区别,遗命最好送到狂信徒手中,才能得到百分百的执行和贯彻!”
“姜维!”诸葛瞻脑海中立马闪出一个名字。
哪怕对三国后期历史知之甚少,诸葛瞻也知道姜维继承了丞相遗志,矢志不渝北伐。
而且在原主的记忆中,姜维也经常去往府上,请教诸葛亮兵法上边的问题,虽无师徒之名,但有师徒之实。
“我这个小师弟送去的遗命,想必这位大师兄肯定不会怀疑。”
诸葛瞻拿起毛笔,将竹简上写下的内容全部涂鸦,舍弃的这封竹简。
唤来宫人帮自己取来锦帛,诸葛瞻重新写了一封简短的遗命,然后装在锦囊当中。
做好这些之后,诸葛瞻急匆匆再次找到刘禅。
“胖哥儿!胖哥儿!”
“小瞻怎么了?小心摔着。”看到匆忙跑来的诸葛瞻,刘禅连忙说道。
诸葛瞻来到刘禅身前站定,然后拿出刚刚做好的锦囊,睁眼说瞎话道:“胖哥儿,这是阿翁留下的锦囊。”
“阿翁此番北伐出征前,曾将此物交予我,言称倘若客死他乡,务必要将锦囊送到前线的姜维手中!”
“我此前生病昏迷,一时间差点耽误大事!”
刘禅闻言一脸郑重接过锦囊,若说姜维是狂热信徒,那么刘禅同样也是。
对于相父诸葛亮,刘禅向来认为相父无所不能,一言一行都需奉为圭臬,高度重视。
“唉~看来相父出征前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