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也遣了司礼监秉笔和兵部员外郎前往五里亭相迎,一干人等便早早的来了五里亭这里等着了。
而之前的小道消息漫天飞,使得京师的百姓们也都知道今日是燕山道抵御了鞑靼入寇的大军还朝的日子,所以一大早开始便有人集中过来,想要一睹大军凯旋的风采。
而随着人群越聚越多,西市的小商贾和京外走街串巷的小贩子们,乃至于周遭县村里的庄户们也是闻风而动,纷纷置办了货物,挑着担子前来叫卖,什么卖汤饼的、卖糖糕的,甚至还有买板凳的,全都来了。
互相之间的叫卖声此起彼伏,一时之间,好不热闹。
而京师百姓之所以这么热情,盖因国朝历来不打亏本的胜仗,而每一次打了胜仗之后,紫禁城里的圣天子就会大撒币一次,广施恩泽于天下,作为天子脚下的京师,自然每一次有好处都少不了他们的份。
例如太宗文皇帝五征漠北的时候,每一次胜仗缴获的牛羊都是以百万计数的,不但是在不断的削弱蒙兀人的实力,也让京师的百姓们吃了十好几年的便宜牛羊肉。
后来,虽然随着蒙兀人(鞑靼、瓦剌、兀良哈三部)的逐渐势弱,每次胜战之后缴获的牛羊数量逐渐减少,朝廷也就改为减免部分税赋,反而更受百姓欢迎了。
所以,事关自己的身家利益,大家伙儿的热情自然就高涨,同样百姓们对于战争的接受度和欢迎度都要高的多,比之秦时百姓的“问战则喜”有过之而无比及。
而且这一次发生在燕山道的战争,按照国朝的相关标准来看也称得上是一场大胜,阵斩千、俘虏两万、生擒鞑靼小王子,缴获战马四万匹、牛羊无数,而己方的伤亡还不到四千,用后世的话说,伤亡比达到了一比二,怎么算都是赚的。
就是折了一位兵备道这样的大员,让这场胜利显得那么的刺眼,甚至连主将的命运都变得阴晴不定起来——天子到现在还没对这场战争有一个最终的定论。
兵备道啊,在太宗朝时可还是正三品的大员,虽然先帝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