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王凌的野望虽然很大,但却不是要高举大旗、起兵造反,而是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使这个伟大的民族摆脱这样的困境。
如果真的让王凌做成这件事的话,那么他大概率可能会立地成圣,成为与神农氏齐名的圣贤了。
而要实现这些目标,当然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所以首要的就是要建立一个实验示范基地,用来培育这些高产的良种和实验新型的农村农业模式,因此地方可以不要大,但一定要满足他的需求。
而且,虽然年后要从老家迁徙一些人口过来,却也不可能全部都安排到土地里。
商品经济的运行他也是略微懂一些的,现在有机会肯定是要验证一下的,到时候还要安排一些人去京城的东西二市开几个铺面的。
因此,王凌理想中的庄子,上等的良田有个一二百亩就足够了,中下等田有个三四百亩也够用,若是环境条件各不相同就更好了,像什么滩涂、盐碱地之类的都可以有一些。
此外,就是要尽可能多的圈一些贫瘠的荒地进来,建设他规划中的厂房等建筑的时候会更便利一点,而且也不浪费宝贵的耕地。
只不过这样的庄子,找起来就比较麻烦了。
于是,王凌又在薛染织的陪同下绕着京师周边四县转了一圈,最后在薛染织的推荐和自己的考察下,买了京师南郊宜阳县平水河边的一大片荒地。
这里算是最符合王凌的需求的了,离京师已经超过了七十里,坐马车要一天的时间才能到达,可耕种的良田只有三百四十六亩,但是附带了一大片的滩涂和盐碱地,还整个的占着一座小山,总面积少说也有三四千亩大小。
那座小山比较贫瘠,一眼望去除了树啥都没有,正好可以平整了用来安排各种建筑,山脚下有水源经过,只是那水水质不大好,堪堪可用罢了,沿河的滩涂大多都是寸草不生的盐碱地,但也额外还有几十亩极好的水浇田,只是遇到暴雨的时候极有可能会被淹没。
山上能种的地也不多,当下时也没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