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放上那么大的一个佛像,那自然是藏不住的。这天有艘船自北方下来,李涧上前去打听消息,不想却是遇到了施家父女,施大姐一样豁然大方,盈盈笑脸。李涧在陌生的国度突然遇到认识的人也甚是开心,便主动邀了施家父女到师父跟自己下榻的旧楼叙旧。上回李鸿渊得去赶跟朱元璋的密约,没能好好招待施进卿也觉得不好意思,当晚便欣然作东,请施家父女夜宴。席间谈起这次到南京虽见到礼部尚书郑沂,但旧港并未正式立为一国,无表无国书,根本拿不到册封,进入大明的朝贡体系。且郑尚书也表示大明天下已经够大,毫无意愿在东洋扩张领土,更别说旧港一千多户华人当初离开大明都是有各式各样的理由,也不容易说服大伙儿同意内附。
李鸿渊点点头说道:『老皇帝对海上经商开拓新领土是没啥兴趣,他经营大明这偌大的两京十三布政使司这三十年来已惮精竭智。郑尚书不愿为旧港上书议事,也不意外。』施进卿拱拱手,说道:『李大侠侠名远播,在东西洋也多有听说。不敢说请您为我旧港数千子民出谋划策,但请多多提点。』李鸿渊推辞道:『在下只是一介布衣,那敢随随便便指点江山,出谋划策呢?』施大姐慨然亢声说:『爹,我们这数千人也未必就定要依附大明。这几十年跟过往商船做生意,日子不也挺了下来。陈祖义那帮海上亡命之徒也就是要钱,那天他过分了,咱们抄家伙跟他拚了。』施进卿苦笑道:『妳说得倒轻松,这可都是人命啊!』李鸿渊诧道:『陈祖义?这人还在?』
李鸿渊当年跟陈祖义动手那一段往事,在东西洋各港口海上讨生活的人自然多有听说,故事传到后来固然是添油加醋,变成是进士弃笔慨然拔剑,打得海上大盗跪地求饶,自此商船挂上大明日月旗的陈祖义一帮海盗是不敢碰云云。施进卿暗忖将陈祖义这贼厮的名藉施大姐的口中说出来,看看能否激得李鸿渊愿意再出手,至不济也捧得他开心。
倒是李鸿渊那争名斗胜的心思早就淡得很,眼下自己就是一名往来江南与海外的江湖人物,传承武艺的徒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