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两个电灯还行。
皇上可是说过,这电灯在将来,是要普及整个大明的,甚至是大道上,都要普及,所以,让他们找到解决方案,如何让着电力自己运转起来。
这个问题对于朱厚照来说,自己不是问题,可他不能总是什么都亲力亲为,小型发电组的实验设备,已经打开了这些匠人的思维。
现在只要继续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就行了,需要什么样的物资,皇帝都是无条件的支持,哪怕耗损再多也不可惜。
琉璃盏的光源,还是有些朦胧,玻璃的灯泡就不同了,朱厚照准备在宫中先行使用了,管他技术成熟不成熟,先用着再说。
于是,宫中开始了新一轮的翻新,而谨身殿的琉璃盏灯,被换下放置在皇家制造局里,以后会供人观赏。
那毕竟是大明第一盏电灯不是,代表大明的先进科技,几百年后,当人们读到这段历史,看到这东西的时候,想必也一定会感叹大明的先进吧。
那在谨身殿的新鲜事物,神奇的发光发亮,让每一个前来议政的大臣,都目瞪口呆,瞠目结舌地由衷发出惊叹,神乎其技,简直叹为观止。
渐渐地,皇家制造局又弄出绝世宝物之事,再次在群臣中传遍,议论纷纷,据说宫中打算用此物来替代宫灯。
这不,消息传出去还没多久,宫中果然就有动静了,这是先皇之后,宫中最大的一次修整,皇帝下旨停朝半月。
好吧,这不稀奇,也不是大事,最惹人关注的还是,王华的入阁,原本以为这位南京的尚书大人是平调,谁想,竟是一步青云,入阁啦。
杨廷和入阁在人们的意料之中,可王华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尤其是刘大夏,他本以为自己这次会有机会,首辅他没有奢望,可入阁不该是自己吗?
皇上的心思,真是猜不透啊。
不过现在事已经成为定局,刘大夏只能更加的尽心尽力,这就是聪明人了,因为没有入阁,就心生怨怼,这才是真的蠢。
又过了三日,八百里加急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