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夏欣慰抚须,谁说只有你杨廷和老儿手下有能人,看看老夫手下的人如何?
马文升最终还是失望了,不过他也很欣赏这等年轻人,吏部,可惜了我兵部的人才啊。
杨廷和是做实事的人,陛下又喜欢提携年轻人能干的人,他自是十分看好王尚絅,想起自己的儿子成天入宫伴君的殊荣,哪家的儿郎能跟咱老杨的儿子比?
朱厚照将下面大多数人的态度,收入眼底,笑着对王尚絅道:“新平王一事,你要用心,朕等着你看你表现。”
“微臣定不负期待。”王尚絅闻言拜伏下去,躬身领旨。
这家伙很自信啊,很好。
王廷相执拗刚正,就是形象差点,身材很喜感,除了这点瑕疵,倒是做御史言官的不二人选。
王尚絅能言善辩,见解独到亦可称大才,说话有格局,只要能摆在正确的位置上,可堪一用。
他不喜欢腐儒,那种只知道舞文弄墨的文人,朱厚照是不是给他机会的,就算你文章再好有卵用,朕,需要会做事的人。
其实朱厚照比较看好礼部,因为能言善辩的人,到礼部做官最适合,而且王尚絅性格看似和气,实则柔中带刚,实是外交官的不二人选,礼部招待外宾,可不就是外交官的位置嘛,不过吏部也不错,先磨砺一番再看。
王尚絅和王廷相的将来的前程,基本就被朱厚照给定了下来,不管你前世有多大的名气,这一世,朕只看能力,有能力,高官厚禄,恩荫子孙后辈亦无不可。
二人皆是姓王,如果还要加上一个王守仁的话,那这姓王的可就厉害了。
虽不是一家,但却是同一姓氏,都在朝为官,一姓三杰,一个圣人,两个宗师,厉害不?
朱厚照得意的想着,现在这些圣人啊,宗师啊,全都是朕的臣子,说出去很牛逼吧!
要说原本历史上正德一朝,可不就是满朝能人,哪一个不是独当一面的旗帜,杨廷和,杨慎,杨一清,李东阳,刘健,谢迁,王鏊,徐琼,马文升,王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