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多次提及此人,完啦完啦。
他马上换上一副讨好的嘴脸,道;“原来是严编纂,小的狗眼不识泰山,严编纂大人不记小人过,千万莫要计较,小的这就去禀告我家大人,严编纂稍待。”妥妥的小人嘴脸。
严嵩自然不会跟一个门子计较,那有些掉份。
不一会儿,门子出来了,态度小心翼翼了许多。
严嵩依然道了声谢,才阔步而入,他的气度,真的没话说啊,哪怕是杨廷和,与之相比也差了些意思,这人天生就有着气质。
“下官严嵩冒昧打扰老大人,实属罪该万死,还请老大人不罪。”
张升是老臣,朝中要说威望和人气,除去三位阁佬,连身为礼部尚书的徐琼,都要不如此人,这是真正的直臣,宁折不弯呐,刘大夏的君子名号送与此人倒是合适。
可君子不是为官之道,君子国说起来好听,可是你想象一下,人人都是君子,都是宁折不弯的君子,那大明也离亡国不远了。
不过君子有君子的好处,那就是,直,这就是他的道理,因为宁王一案,他被闲置,要不是朱厚照深知他的为人,那邢台之上,估计难免一刀了。
此人倒是毫无怨言,做了就是做了,事后才知被骗,心灰意冷,他自以为无私,却差点帮着宁王夺了江山,被人卖了还在帮人摇旗呐喊呢,君子欺之以方。
严嵩虽然冒昧来访,自然有事需要张升这位君子,张老大人是君子,那么你就不能见死不救吧。
张升见他有礼,气度不凡,就抚须欣赏道;“惟中的才名,老夫都听出茧子了,你能来看望老夫,老夫深感欢喜。”
严嵩装作荣幸之至的模样,被人夸奖,还是以为德高望重的张升的夸赞,他自然要表现的欣喜若狂。
“老大人一心为国操劳,满朝谁人不赞一声张公,嵩能得老大人赞誉,实在惭愧。”严嵩很会说话。
张升更是喜欢这等有礼有节的年轻人,尤其严嵩颇有才名,他就更是高兴,就算他张升是君子也不嫩免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