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不到敲打的效果了,就是要他明白,这次是非死不可了,关了快十天的杨一清,早已心如死灰,自己就是咎由自取,没什么值得同情的,恐惧害怕都没有了,剩下的只有忏悔。
杨一清悟了,身上有了一种不同寻常的气息,放下了心中的欲念,也许自此后儒将之名才实至名归了。
朱厚照本来还打算敲打他一番,但是听了他自言自语的话,绝了敲打的心思,这是一个人内心升华,没想到杨一清因祸得福,大彻大悟······,想到这个词,忽然他生出一种荒谬的感觉,难道杨一清顿悟成佛了,晃了晃脑海中荒诞的想法,出现在关押杨一清的牢门之外。
刘瑾喝道;“杨一清,陛下亲临,你还不跪迎接驾。”
杨一清闻言,不慌不忙的转身,一望之下,真是陛下到此,跪地拜见,道;“罪臣杨一清,叩见陛下,吾皇万岁。”
朱厚照见他不悲不喜,心中了然“果然有当和尚的气质,朕要不要成全你。”这个很有诱惑啊。
“杨一清,安顺之败,你可要自辩?”朱厚照故意道。
杨一清现在是一窍通,窍窍通,玲珑心思通透,瞬间明白自己的生机出现了,皇上不是要他真的自辩,只是敲打而已,顺手给个台阶,让他自己走下来,不过要是自己回答的不好,生死也就在陛下一念间了,以前他不明白,可以自他开悟后,好似明白的更多了。
“罪臣不敢自辩,安顺之败实乃罪臣刚愎自用,不纳善言,导致大军失陷,罪在不赦。”杨一清认罪伏法,自承罪责。
朱厚照眼中杀气腾腾,声色俱厉道;“你当真一心求死?”
杨一清再拜,心中一颤,感受到皇上的杀意,道;“蝼蚁尚且偷生,何况罪臣乎?”
朱厚照又笑了,你杨一清原来也怕死,朕还以为你大彻大悟,就此成佛呢,口中故意不屑道:“朕问你,你既不想死,为何不自辩?”
杨一清很认真的抬头,仰视着皇上,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生死具在陛下一念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