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一出了京城,就如脱缰的野马,张懋杨一清等人被早早的赶走了,身边没有人唠叨劝谏,刘瑾会敢说陛下?张忠会说陛下,当然不会啦,朝中要主持大局的三位阁老自然不可能来,现在才是朕想要的日子啊。
可是没高兴多久,就被沿途的百姓给闹心了,一个个骨瘦如柴,歪歪斜斜躺在官道边,拖家带小凄惨模样,京城哪里能见到这等情况,就算有,也不会在天子眼前出现。
上次出现过一次,天下就被整饬了一次,要是再让天子看到这等情景,还不知道皇上要做出什么事情来呢。
朱厚照心中不无叹道;“这就是所谓的太平盛世。”
他看到的越多,心里就越是急迫,时间不多啊,这次平了鞑靼人,就叫戚景通立刻出海,去把马铃薯给朕取回来了,还有玉米,红薯,估计要个一两年吧,又要浪费这么多时间,他还以为自己在按照历史的轨迹走,朱厚照是个短命鬼,他也就是短命鬼。
心情被破坏的干净了,没有心思浪了,朱厚照命令大军全速赶往大同府。
朝廷没有征调民夫运送补给,五千大军,自己带着干粮轻装简行,行军速度自然快了许多,自南方来的粮食,没有进京,直接转道大同。
一路上,马不停蹄,大军见城穿城,休息都是短暂的休息一两个时辰,吃点干粮,好在这支军队,被张忠带出来的,素质比较过硬,不然早就跨掉了。
朱厚照也没有搞什么特殊,军卒吃什么,他吃什么,一路上也不乘坐撵驾,渐渐的就得到了这些大头兵更加的忠心拥戴,人都是有血有肉的生物,连高高在上的皇上,都如此平易近人夸赞他们,没有丝毫架子,他们还有什么不知足的,何况他们还是先帝的暗卫,心中只有效忠,这就更加难得啦。
而朱厚照,如同一个前世的部队指导员一样,跟每一个军卒做着思想工作,鼓励他们不怕牺牲,发扬勇于拼搏的战斗精神,许愿承诺。
“你是百姓的子弟兵,你是大明的长城,你们是无上荣耀的大明将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