件,经筵大朝会上,廷杖王琼,罢免一干翰林清流,还没有人敢反抗,这在先帝之时,是不可想象的事情简直。
这些都说明,这位皇上的不简单,一次次看似要起的风波,都被他无声无息的化解掉了,除了说皇上心思深沉,手段高明,也见解证明了朱厚照的气魄,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有一代雄主的影子,如今欠缺的也只是年龄尚浅这个短板,假以时日,谁敢说他不能成为一代雄主,变成永乐皇帝那样的人物。
杨廷和想的明白,不是被朱厚照的煽情还有恩威并施所臣服,他是什么人,人情世故,久居庙堂,能看不透,让他臣服的是自己心中那一份对于身后之名的欲望,被朱厚照给勾出来了,只有跟着这样的圣上,他杨廷和才能一展抱负,名留青史。
“杨爱卿,今日这话,朕只对你一人说过,望卿家不负朕的厚望。”朱厚照无耻的说道。
刘瑾心中嘀咕,昨夜不是才对张国公讲过,皇上你忘啦。
“老臣谢陛下信任,必不负陛下。”杨廷和承诺道。
君臣二人对视一样,达成了一种君臣间的默契,杨廷和归心了。
朱厚照总算松了一口气,待杨廷和出宫后,又匆匆的赶往皇家制造局,飞艇的骨架已经搭好,现在就等安装的动力推进装置了,就是几片巨大的铁叶子,还有一个简易的转轴传动组,条件简陋啊,能制造出来这些,还是朱厚照前世自己动手搞一些发明的缘故。
更加先进的东西,也不是这个时代可以造出来的,光是一套简单的机件,就让他几乎耗在了制造局里面,亲自指挥,要是更加复杂的东西,他就什么事情都不用干了,安心做个闭门造车的工匠算了。
缺少人手啊,能工巧匠实在太少了,思想禁锢太久了,想要改变又不是一道圣旨可以改变的,要开拓思维模式,这就是个浩大的工程了,就好像第一个弄出电的家伙,进而延伸思维启发,出现工业大爆发,电器成为时代的主流。
热武器的出现,蒸汽机的出现,都是因为一个启发,延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