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云,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皇上德行布于四海,则四海即安,陛下心胸广阔,欲为天下开太平,以此题考学生,学生为万民幸甚,吾皇万岁。”杨慎侃侃而答,不消多时,就有一篇文章出来了,寻章摘句,引经据典,又拍了马屁。
谁说杨慎不懂得揣摩帝心,不得皇帝之喜,只怕其中别有不为人知的原因吧!
杨慎所作的那首,临江仙,至今传唱,脍炙人口,以他当时的境况心境而言,确实把他自己的所有生平,描绘的淋漓尽致,慷慨悲壮,读来只觉荡气回肠,回味无穷,平添万千感慨。
朱厚照频频点头,赏心悦目,杨慎之才不仅仅在于文采,而是他能活学活用,看清别人的心思,可偏偏就是这样一个人,在嘉靖一朝被帝王不喜,频受排挤打压,郁郁不得志,这不是很奇怪吗?
其实这道题目,就是一道陷进题,没有标准答案,只有符合出题人心思的答案,才是最准确的。
天子君心,杨慎若是以普通的答案去衡量答论,自然不对,所以你要有针对的理解出题人的心思,身份,行之事,言以及,才能算是正确的答案。
“杨慎,朕给你出题,可没有叫你歌功颂德,揣摩朕意。”朱厚照故意不愉道。
杨慎丝毫不惧,躬身行礼道;“皇上,学生只是据实而答。”
那个人敢说自己不喜欢听好话,朱厚照就非常喜欢,这杨慎不卑不亢,有礼有节,让人见了就是心里舒服,马屁也变成了事实,不似刘瑾的献媚讨好,一看就是奸人嘴脸。
“杨大学士的公子,果然舌战莲花,这一关,算你过了,朕有言在先,你若果真有才能,朕,就赐你一个官身,如今,你既过关,朕,自不会食言,杨慎听旨。”
朱厚照开口,杨慎都懵了,还真要封他做官啊,而且还是天子金口亲封,这,这官也来得太容易了吧。
杨慎不敢怠慢,慌忙拜倒;“吾皇万岁。”
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