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院就要放榜了。
徐琼下令封卷,副考官随即命人抄写答题,阅卷官们一份份连夜抄录答题,三场答卷,全部阅尽,自然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完成的, 放榜又是要到几日之后了。
他们有期待的那几份答卷,再次出现在甲等上之列,除了编号,名字只有放榜的时候才能看的到,而且这一次答的还不错的答卷还不少。
记得,朱厚照交代,凡是最接近答题的,就依次择优而去,余者不论。
弘治十八年,八月十一号,恩科放榜前夕。
徐琼和几位副考,阅卷官,传阅官,一个个打开糊裱,恩科会试,第一名,朱寿,朱红笔批阅甲上、第二名,刘子章、第三名,严嵩。
依次是状元,榜眼,探花、进士及第。
再后面的就是上榜的就是同进士了。
要是没有朱厚照横插一手,刘子章今科就是状元了,而不是榜眼,这次的考题完全就是为他准备的啊,他要是知道的话,不知道是感谢天子的好意,还是暗自悲叹。
榜上前三名最后还要上殿,天子亲自点选殿试。
三人如果比文章没有一个比的了严嵩,光是他那一手字,就让考官徐琼叹为观止,连连称赞。
“朱寿?”一位考官低声自语了一番,这个名字好熟悉,好像在哪里听到过。
有人小声在他耳边提醒道;“大人此举子,不就是王琼老大人交代要好生观察的那个?”
王琼?是啊,想起来了,好像就在开考前一天的事情,可是,现在被王琼交代的那个举子竟然中了头名状元,怎么办?不行,现在这事已经不是自己等人可以处置的了,会试虽然是恩科,可也不是任何人可以乱来的,乱来最轻也是丢官入狱,严重的可是要掉脑袋的,还是照章办理吧。
几人商量了一番,还是依次点选了名次,然后上报给了副考,然后,朱寿的名字再次让他们惊讶了一番,犹疑不定的朱笔,不知道该不该点选,他们点选后,就要由主考亲自披红,而后再上奏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