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有难处了,国库没钱粮,边军缺军饷,就算掏空先皇留给朕的内帑,也是杯水车薪,朝不保夕,先帝的陵寝要修葺,宫中要银子,百官也要银子,一句话,朕要银子!”
牟斌不明其中之意,问道;“不知陛下需要微臣做什么?”
刘瑾前世就很会捞银子,闻言就已经在打主意了,却是想的歪了。
范亭也犯着嘀咕,猜到了什么,那是连先帝都不敢碰的啊,陛下才登基,就要动手了吗?不愧是掌控东厂的大头子,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商税,前宋就是因为有了商税,才称之为富宋,面积虽然不及大明,但是财富却是大明的数十倍不止,最鼎盛时候,更是大军三线开战,而不曾国库衰竭,是有史以来最富裕之朝。
大明不碰商税,农民能有几个钱,从地里刨食,还不够自己的,虽然人口庞大,可是却依然穷的很,赋税每年才不过百万,扣除一些七七八八的损耗,一年到头,结余不足十余万,这样,还是让弘治十分高兴,因为,有结余,就代表这内帑安全了啊。
此事一提,就是如同捅马蜂窝,定然是朝野间的一场大地震,说不得,就要引起天下的既得利益者不满。
谁是了,自然是勋贵掌控的生意,再次之就是大臣,大明朝廷穷,可是当官的哪一个真的两袖清风了,动不动就是百十口人,甚至几百口人的要养活,他们哪里来的银子养活这么多人。
再次之就是大商贾,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无利不起早,扶持穷困的读书人,一旦这些人高中做官,就是他们的急先锋,一代代下来,根深蒂固,盘根错节,吞噬整个大明王朝的生机,民间巨富豪商层出不穷,诺大的朝廷,还不如民间富有,这不是可笑吗?
先皇曾经试着动了动,被御史言官联合民间上疏,曰,与民争利,最后只得不了了之,从此再不敢提。
现在陛下是有些手段,可是这真的碰不得啊,范亭心想着要不要试着提醒一下,谁知刚抬头,就迎向了朱厚照的眸子,吓的一缩脖子,赶紧闭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