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欲许之。屈原曰:“前大王见欺于张仪,张仪至,臣以为大王烹之;今纵弗忍杀之,又听其邪说,不可。”怀王曰:“许仪而得黔中,美利也。后而倍之,不可。”故卒许张仪,与秦亲。
——《史记》
结果,楚国按照张仪的计谋,一步步脱离了合纵阵线。分化东方诸侯中齐、楚两国这样看似难以实现的战略目标,就在张仪的几番游说下,实现了。而楚国就此脱离合纵联盟,也为之后武安君白起,千里突袭楚国,而无盟国相救,埋下了伏笔。
并不是楚怀王不够聪明,也不仅仅是他目光短浅、利欲熏心。也不是张仪机敏诡诈,楚国无人识破其计谋。只不过,秦国本身强大的国力基础,为张仪的游说提供了足够强劲的军力支持,让这个本身就具备了出色政治视野和外交才华的说客,始终能够站在一个极为主动的地位之上,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简言之,若是秦国不能威慑列强,击败楚军,那么张仪所有的手段和诡诈,都无从实现。而外有本国强大实力为支持,内有掌控人心、因势利导之辩才的张仪,就这样,成为了用三言两语就能扭转乾坤、名垂千古的一代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