趟镇上,去烧窑处买新的缸子,准备七月份高粱收获季后,再去采购,然后大量酿制。
六月下旬,天气逐渐炎热。
唐臧月每日都会在正房几个角落放满冰桶,等待房间迅速降温,化的水要么浇地,要么做家里吃食。
除此之外,柳氏食肆生意并未淡下来。
为什么?
柳氏食肆推出了夏季冰饮,用青铜装冰棍,开始叫卖。
青铜器是去年专门找铁匠铺打造的,能维持恒温,底部放有冰块降温,隔着一层放各种口味的冰棍,晌午卖,晌午就能卖光。
冰棍是大户人家的奢侈物,但柳氏食肆叫卖只需要五文钱一支,这不是做慈善是什么?!
五文钱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贵了点,但在炎炎夏季,只要乖孙孙能缓解一口气,还是有些人家舍得掏钱的。
这还是针对有口味的冰棍而言,没口味的,只有淡淡一股甜口的,只需要三文钱一支!许多孩子自己凑凑压岁钱,就能买一支甜口的冰棍来解暑!
有口味的冰棍选择很多,椰子、哈密瓜、苹果和梨的,富裕点的人家,都舍得花钱给孩子。罗府薛家和楚掌柜家的孩子,可是柳氏食肆的“大户”。
换个角度。
所有人都说柳氏食肆在做善事,唐大夫是大善人,实际上呢?
为避免闹肚子,唐臧月也就冬季烧柴火奢侈一把,其他不怎么费钱。
椰子、哈密瓜、苹果和梨这些看着金贵,也是相较于北方而言,在盛产水果的当地,这些水果和粮食差不多的价格,再挤压成汁水,一个模具里只倒上几滴,能尝到一股水果味儿罢了。
冰的成本价=0。
毕竟是自家地窖放一个晚上的事。
所以,夏季推出冰棍,唐臧月既赢得大善人名声,还赚到了金钱。虽说这点子钱对比空间里其他银子而言,少得可怜。
但,蚊子再小也是肉嘛。
作为商人,就没嫌钱少的道理。
等到冰棍新鲜头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