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烛台是明清时期烛台中最具特色的形制。明代常见的是万历青花花卉烛台,台座似古钟坐地,座壁镂孔中空,座连柱,柱上部和下部各有一小一大两个独盘,均呈六边形状,小盘中竖立有长烛;通体上或是以云朵纹花、仙鹤花纹作为装饰,或者用右线、珠、珊瑚、犀角等道教图案宝纹装饰,甚至还用“乾”“坤”二卦作绘,并在大烛盘下用青花书以“大明万历年制”款。
但多为陶瓷铁器等作为主流,像这种铜制立式烛台,又是这种装饰的纹路,多是在陪葬品里出现,是对葬主的寄托,多为单只出现,不成对,一般不设有承接烛泪的接盘,其大致是用来为葬主点亮前路的寄托。
这种东西出现了意味着有个有个大穴被开了,暂时还不知道是哪里的穴,不过规格肯定不低,既然都到市面上了,说明肯定在行当里有一定的消息了,说不定有好几家都在去的路上了。
“没事儿,不要慌,咱不去沾这种荤汤,那些东西见不得光,路上不知道要栽多少人进去,我拿了这个烛台只是想弄清楚这里面藏着的到底是什么玩意,藏的这个手法高超,不失为一门可以深入钻研的技术。”赵二为刘志宽了宽心。
这个浑水肯定是不会去淌的,刘家这么多年的声誉,从不沾不光彩的东西,可不能砸手里了。
……
天渐渐黑了下来,刘志的妈妈张婶做了一桌菜,有红烧排骨,地三鲜,土豆炖牛腩,清蒸鲈鱼,四喜丸子,花胶鸡等,色香味俱全,酒也开坛放在了一旁虚掩着,散出丝丝的酒香。
这事前屋传来了扣门声。
铜环叩击在铜狮子面上,三声长,隔三秒七声随后连续响起,停顿一下又是声,接着十二声,一声比一声轻,到后面微弱似不可闻。
这种敲门手法讲究极深,对应着道家在讲经文前开经的木鱼声,前三声为三清祖师,后七声代表玉皇赦罪大天尊,后声是对应乾,坎,艮,震,巽,离,坤,兑,此乃卦之声,最后十二声对应着子,丑,寅,卯,辰,巳,午,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