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选在站出身来力挺寿王,这件事情,很多人可是看在眼里的。管中窥豹,很明显,即使此刻寿王被放逐边地,这位首辅宰相也并未如同传言一般放弃对寿王的支持。
这点,才是真正令朝中百官的忌惮的,要知道有了当朝宰相的支持,朝堂之上的很多官员在面对着寿王之时,再也不能抱有轻视之心,不为别的,因为此刻的寿王在也不是孤家寡人,寿王的身后同样有着为数不少的百官支持。
对于众臣的恭贺,李清一一点头回应,并没有因为********就表现的不知天高地摆出一副高不可攀的姿态,而看到寿王如此举止有礼的一些朝中大臣,纷纷点头,看着不远处得玄衣青年眼中也开始有了欣赏之色。
看到此刻被重臣簇拥的寿王,一向善于藏怒的太子也险些压制不住心头的怒火,此刻的太子心中却是无比的后悔,后悔当初在寿王放逐剑南的途中,小觑寿王的实力,屡次截杀不成,导致今日,终于养虎为患,此刻的寿王大有死灰复燃重拾恩宠的意思,若不是亲眼所见,李亨绝对不会相信一个放逐边地相当于变相打入地狱的皇子竟然还有东山再起的迹象。
原本首辅宰相还仅仅只是暗中支持,此刻却是敢于当着百官的面挑明了支持寿王,日后,有着李林甫的支持,恐怕再想对寿王下手,更是难上加难。
而且更令李亨感到不解的是,在李林甫当着百官的面站出来力挺寿王的时候,自己的父皇帝位之上的权势滔天的男子竟然没有丝毫的表现,难道当初那件事情真的可以说放下就放下吗?
要知道为了筹划出当年的那件事情自己可是花费无数的心力,本以为那将是自己平生最为完美的谋划,一个计谋让寿王与父皇反目成仇,在两人心中埋下一根永远都无法拔出的刺。
外人永远只看到寿王失宠十分突兀,自己的太子之位更是仿佛从天而降,十分突然,但是身为当年那件事情的最重要的参与者,李亨却是知道这一切都完全是一个交换,受益最大的是自己和父皇,自己得到想要的太子之位,父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