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着李岫的客套,李清淡笑一声同样举起手中的杯盏回敬,温酒入喉,李清的脸色一阵潮红,开口说道:“李公子莫要抬举本王了!外人只看到松州之战的辉煌战果,但是他们谁又能想到今日辉煌的战果是几千剑南将士鲜血换来的。“说到此处,李清指着此刻大殿之上觥筹交错的群臣显贵。
虽然因为父亲的关系李岫对于面前的寿王倒也有着几次接触,但是几番相处下来,一向观察入微细心谨慎的李岫自然能够发现寿王虽然生在帝王之下,得尽天宠,但是却本性温和,丝毫没有为王者应有的果决辛辣。
这样的性格,李岫一直不明白自己的父亲为何偏偏选择面前的寿王辅佐,如今看到,仅仅半年不见,面前的玄衣青年就如脱胎换骨一般,完全换了一个人,李秀不得不承认,撇去其它不言,单单论起为王者应有的手段和城府,此刻面前的玄衣寿王就算不能够与心机深不可测的当朝太子相提并论,但是相较于盛王、棣王等几位皇子无疑要高尚不知一筹。
此刻的李岫十分的惊讶,李岫没有相当的是面前的玄衣寿王并没有因为当朝陛下的表扬和群臣的恭维而失去本心,迷失自我,变得不可一世,而且更为难得的是面前的寿王并没有沉浸于辉煌的战果之中,而是想到了很多久负盛名的盛唐名将很多时候都没有想到或者他们刻意忽略的事情--学会反思!
虽然没有在朝廷之上挂有官职,但是因为李家少主的身份,李岫对于近些年来边疆之事自然有着几分了解,此时镇守边疆的各方统帅、边防大将再也不复开元初年不畏生死为国开拓的进取精神,他们个个醉生梦死,多领军饷,私募亲兵,为了积累战功,虚报伤亡人数,整日里过着土皇帝一般的生活。
看着此刻感慨非凡的玄衣青年,对其有着几分好感的李岫自然不想看到面前的玄衣青年神情沉闷,当即开口安慰道:“殿下不必如此妄自菲薄,战场之事,向来瞬息万变,以不到一万疲弱之兵仅仅付出几千兵士的代价就能取得如此战功,已是最好的结果,看到今日陛下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