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余晖 ,长河落日圆。
大楚国, 姑苏城外泥鳅沟 ,家家户户炊烟袅袅。时有犬吠鸡鸣。
泥鳅沟有户姓奕的人家,家主是个实诚汉子。只不过长年在外打拼。一年也回不来几次,独留一对孤儿寡母在家。幸好每次回家不论是山货,还是稀缺瓜果,总是会分一些给邻里。这般好人缘,也算是在无形中照顾了娘儿俩安稳。
这家有个独苗,取名奕云白。奕云白年纪轻轻性格和善实在。这让独守家中的奕氏多多少少有了些安慰。每当深夜自梦中惊醒,看着幼子平平安安,或许这本就是一种寄托。
泥鳅沟,村子不大,邻水而建,蜿蜒曲折于山沟之间。人数也不过百余人。
村长是个落第秀才,直到六十花甲之年也未高中。于是归乡之后心中没了挂念,居然也一心为孩童启蒙。村民们知晓读书老爷的斤两,一个两个自发的送来束脩。但老头子自认清高,于是村民们自发的在老秀才院子里建了一个钱柜模样的小房子,日复一日。有些有心人倒也发现,这小房子里倒也积攒了些许碎银子。日复一日,也是碰巧村民有些个与镇里相熟的木匠朋友,呼喝之间一起撺掇的老爷子建立一个不过一两亩地大小的私塾。老秀才拗不过村民们的死缠烂打,只得委派代表负责此事。
这第一任的教书匠还是走马上任了。但也不是老秀才,毕竟身体状态不好。他是一位云游自此的和尚指点,村民们齐心邀请下才终于留在了泥鳅沟教书的年轻男子袁九罡。收徒苛刻。若不是确实不收束脩,村子里又只有这么一家教人识字育人之处。恐怕村子里憨厚的村民们没有几个敢去与这位有大本事的文化人打交道。
佩服学识是村民的本分,但敬畏之心却是生存根本。
清风徐来,落日熔金。山河被装点的如同碎金世界。
今日,袁九罡找到了背着一捆薪柴正大汗淋漓的往家走的奕云白。
已然是傍晚时分,街上行人来来往往。不时对着奕云白指指点点。和善的笑着说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