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李二在朝堂上脸色极为不好。听了大臣们的奏言后说道:
“几位爱卿主意确系救国主意之言,然列位爱卿应该懂朕之性格,朕之决定不是孩子玩笑之言。此事如若真与那些降职之徒有藕,那是上次朕办轻了。中书省即刻拟旨,萧瑀等名朝中官员,祸乱朝纲,导至现在大唐粮价高涨不降。现再降职一级,留职任用,以观后效,退朝”!
这下,圣旨再一出,就象是火上淋上油,那几大家故敞开了几个粮行。粮价一下标到倍。而且还是一幅你爱买不买之状。
两天后,在粮价达到倍时,一天下午天快黑时,两个外地人来到崔家粮行。只说找主事的商量大生意,那粮行主事接等后,一听他们有大宗稻谷出卖,而且可以比市价略为低点时,那位主事马上说道:
“商官你说说,你的粮食能不能随时运进长安,价格几许”。
那两个外地人中的一个轻声说道:
“老板,我们的粮就一直藏在长安的仓库中,价格好说,可比市面上低一成。主要是要过年了,我们想回南方过年了。这边太冷了”。
“两位老板,那这样好不好,现在我把两位安排在仙客居住着,等我向东家说明情况后,我们再详谈”。那主事比较有诚意地说道。
第二天一早,那位主事和另一穿皮衣的主管一清早就来了。来就问两位外地人有多少粮。那两人其中一个道:
“我们是外地来京的客商,我们两个虽然是一个地方的人,但是我们是单独核算做生意的,粮食我们京内有各有一仓,如惹多要我们路上还有,谁都知道现在长安粮食生意好做,那要看你们能受得了多少。我们可是数钱搬粮,不得赊欠”。
那个皮衣主管想了一下道:
“数钱搬粮,不得欠帐这是肯定的,我们都是做生意的人。这点诚信还是有的。如果量大的话价格得再降一点”。
这时另一个说道:
“再除一点?不、不,坚决不行!我俩之所以到长安做生意,朝中肯定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