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朝皇帝在登基后改个名是常有的事儿,譬如宋徽宗的哥哥哲宗赵煦原本就叫赵佣,当上皇太子后改叫赵煦。神宗赵顼初名赵仲针,赵顼的名儿也是后来改的。
“禀二太子,”刘萼道,“臣已经问过蔡松年了,他说这个郓王赵楷和太子赵桓是两个人,太子赵桓是老大,郓王赵楷是老三。”
完颜宗望挠挠头,“太子不即位让三儿子上......这宋国难道也学咱们搞勃极烈制了?难道这个赵楷比较有种,所以才选上去的?”
这个问题刘萼也答不出来,于是就转给了正跃跃欲试,等着向新主子交心的蔡松年——他虽然很想表现一下,但他不会女真话,也不会契丹话,根本不能和完颜主子交流,说什么都得让刘萼当翻译,想想都急啊!
听了刘萼的提问,蔡松年赶紧回答道:“禀都统、二太子,这郓王赵楷是南人官家赵佶所钟爱之子,被破格授予提举皇城司一职,其本人也觊觎储位多年。不过之前因为群臣的反对,一直都没有得手......此次不知是怎么登上帝位的?”
刘萼把他的话翻译成了女真话,完颜宗望皱着眉头还没有说话,边上的完颜阇母倒是笑着开口了:“嗨,那还用说吗?这个赵楷的皇位当然是抢来的!”
抢来的?完颜宗望的眉头皱得更紧了。能抢个官家来当的人,应该是比较有种的!
完颜宗望想了一会儿,又问:“知道他是怎么当上官家的?是不是抢来的?”
刘萼当然回答不了,继续把问题出给了蔡松年。
蔡松年想了想,摇摇头说:“不大可能......这个郓王没那个胆儿,当年赵佶还想让他当元帅统兵北伐燕京。结果童贯兵败的消息一出,他就缩回去了。而且军报上说,赵佶和赵桓并没有被赵楷杀掉,似乎也没有把他们扣在开封府,而是放他们去应天府‘烧香’了。赵楷如果是抢来的皇位,怎么可能那么干?依臣看,他多半是被赵佶、赵桓架上皇位,顶在前面扛咱们大金天兵,好掩护赵佶、赵桓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