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站生意虽然不错,但凌南还是不满足,利用还有一个月新年就要到来,各大商场都在储备节日货源,老百姓消费增多,商品包装等废品量加大。
他又到附近的大商场、购物场所以及一些商家联系,建立合作关系,每天他自己上门帮助收废品。
这些商家每天扔出的废品就有三四车,多的时候六七车,对在商场每天帮助归拢废品的人,装完一车给人10元钱。
这下调动了商场打扫卫生人员的积极性,每天的废物都会主动帮着归堆,等着他来装车,而量少的小门市,他就顺道收走。
联系了十多个推车走街串巷的废品收购者,提高收购价格,让他们送货到他的收购站。
与附近的几个大小企业和一个机械加工厂建立联系,收购他们的钢铁铜铝屑、废钢铁材料和弃用的包装箱、塑料制品品等废品,逐渐扩大废品收购渠道。
凌南毕竟是个货真价实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加上父亲的商业智慧基因遗传,自从接触废品收购站,获取了许多有关废品收购的各种信息,闲暇之时思考,就自然而然的引发了一系列联想。
若是他扩大经营废品收购站怎么办?从哪里入手,如何扩展资源渠道,提升废品价值,丰富废品利用品种等各种初步设想和规划,并有意识地记录下来。
当时,凌南觉得这就是一种积累,不管以后是否能干这一行,能否用得着都是一种经历的财富。
当他今天真的干起这一行后,在实践的摸索中,凌南越发兴奋,洞察出了许多经营废品收购经营中大小潜规则,也启发了他很多闪亮的经营思考。
他主动适应和顺应这一行当的秩序,自然是如鱼得水,废品收购越发顺当,口碑在悄然间传播,客户渠道也在一点点扩大。让他的收购站名利双收。
他给废品进行了仔细分类,收的少的铜铝一点点积累,废钢根据能否提高利用价值,还纯粹废品也进行分类。使有的废品不再是废品,而成为有价值的新商品。
随着废品增多,凌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