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 《易传》系辞上有一段话,叫做“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这就是赫赫有名的天地之数。简单说它是一种质和量同一的数,是对千差万别的事物进行了最本质的抽象与概括的数。
天数有五个,地数有五个,五个相加有各自的和,天数和是二十五,地数和是三十,所有数的和是五十五。
一﹑天地之数
《易传》系辞上有一段话,叫做“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这就是赫赫有名的天地之数。简单说它是一种质和量同一的数,是对千差万别的事物进行了最本质的抽象与概括的数。
天数有五个,地数有五个,五个相加有各自的和,天数和是二十五,地数和是三十,所有数的和是五十五。
﹙一﹚天地之数的来源
天地之数虽然仅六十几个字,但从内容来看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或三个阶段。第一个层次是从天一到地十;第二个层次是从天数五到而各有合:第三个层次是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没有第一层次就没有第二层次,没有第二层次也就不会有第三层次。
1﹑第一个层次
天一中,“天”表现的是质。“一”表现的是量。
天地之数是一个序列。在这个序列中。天一是当作开端提出来的,这就是说,在天一这个阶段,地二天三等等还没有出现。于是在这里我们遇到了“开端的不可思议性”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只能说,当作质的天一,只是一种不同于“无”的存在,就其内容或规定而言,和“无”没有什么差别;当作量的天一。只能说它不是零,它是以零为界限,至于零在甚么地方则不清楚;因而天一到底多大多小,也仍然是个未知数。地二是与天一不同